不少灸友在微信上反馈说在艾灸过程中出现水泡,是不是有什么不好的,皮肤给烫伤了,特别担心、害怕。
非常高兴的告诉你,出现水泡是非常好的一件事,有时候不出水泡可能湿气更重,邪毒不轻。
中医专家指出,艾灸过程中皮肤出水泡,这不是烫伤,而是灸花。
艾灸过程中出水泡,为湿气或其他毒素外排的现象,不用过多担心,继续灸疗,慢慢会好转消失。
不过同样是出水泡,代表的湿气/毒素程度和湿气/毒素演变成其他病情的程度也不相同。
下面讲讲艾灸后出不同水泡的辩证与处理方法
灸花水泡不同颜色代表了病情不同!
1.如果水泡是透明无色的,代表体内寒湿过重。
2.如果水泡是黄色而且有一定异味那代表体内郁热严重。
3、如果水泡是血水样,那代表体内 湿毒严重,并有炎症。
4.艾灸的地方发痒,是代表这个部位风邪严重。
关于水泡的处理:一般人有轻微疼痛,有的人则没有任何痛感,不用害怕。
若局部出现水泡,只要不擦破,可任其自然吸收。
可以继续在水泡的位置施灸,数次后水泡就会自行溃破(这是贴的艾灸贴就可以贴松一点,以不擦破水泡为宜,艾炷灸继续艾灸)。
溃破后仍然可以继续施灸直到结痂(溃破后如果是艾灸是以创口贴的方式艾灸可以暂时不灸,等结痂后灸,如果是用艾灸柱艾灸的,可以继续艾灸),这时会有液体状的物质从痂体下渗透出来。
如果水泡较大,可用消毒毫针从下方刺破水泡,放出水液,然后用芝麻油调配艾草灰涂抹。
以上的种种表现均为艾灸后的排病反应,而流出来的液体状物质也大多为人体瘀滞的废物,这些废物不断流出会加速身体的康复,所以是件好事!
水泡出现后也不会化脓,所以一般不需要消炎药水消毒。
如果你用抗生素来消炎,就是把刚刚开始排出来的病邪又逼退回到身体里,得不偿失。
此时应当相信你身体的自愈能力,用不了多长时间,水泡破裂后会很快结痂,基本上不会出现化脓发炎。
水泡破裂没有结痂的期间,避免碰水、不干净的东西,或者不洁净的环境中出入。
普及下什么是灸花?
古人说的“灸花”也就是灸疮,即艾灸引起的局部损伤,灸疮的化脓状态叫(疮)“发”。
在古代,古人是特别重视灸疮发与否。
如(清)《针灸易学》说:“灸疮必发,去病如把抓”。
因此古代甚至用各种方法以促使灸疮发起,能治大病起沉疴。
为什么会出现灸花呢?
灸花(疮)其实就是身体里的邪气自己在找出口,是将我们身体里的病邪排出体外的一种表现,常表现为起泡甚至流脓。
用同样的火力艾灸的时候,有病灶的地方就会比其他的地方敏感,会感觉更热、更痛、更有刺激性。
比如艾灸后背的时候,如果你有胃病,那么在胃腧穴的位置会比其他地方更痛,更容易起灸花,这就是在提示你这个地方或这条经络有疾病。
在某种情况下,灸花则是判断是否把病治愈的一种标准,甚至有人一定要灸到流脓生疮才认为能排除病邪达到效果。
灸花通常表现为局部起小水泡,或水泡里有少量脓液。
出现这种情况也不要太惊慌,灸花和烫伤是不同的。
灸花是由于体内湿气、寒气重,经络不通而造成的大的或小的水泡,邪气排出体外需要一个通道,灸花就是这个通道。
未完待续……
以上是“灸后出水泡的真相! 不用怕,看完就明白了”的详细解读。